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 |
2017-04-05 02:25 聯合報 記者江碩涵整理
今年第一季房市就在豪宅一戶戶透過實價登錄曝光,以及帝寶標售、拍賣乏人問津的消息中度過。台北市豪宅行情去年續跌百分之八,交易件數也從前年的四六二件衰退到二五四件,預估今年光是信義計畫區就有兩千億元豪宅建案蓄勢待發。到底市場是在去年見底、今年醞釀反彈,還是在另一個修正波段的蟄伏期,值得注意。豪宅市場從定於一尊,到眾家爭鳴,終歸回到買方需求及產品力的三.○時代。
台北市政府擬將豪宅稅路段加成率改為固定值,並將新屋標準單價分年緩漲、取消新屋加價項目,已使從二○一二年台北市首開豪宅稅、之後年年加稅的利空環境出現轉圜。
房地合一稅實施、金八條未鬆綁,迫使投資活動退出市場,但國內房市政策趨向友善,且中、美肥咖條款上路、中國大陸對台商個案查稅動作頻頻,以及遺贈稅修法共識大的前提下,加上英美政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,原本完全退回自住、剛性需求的豪宅買方心態開始轉變。
豪宅產品從早期指標社區逐漸擴散成幾個豪宅聚落後,產品力、價格漸有高下區分,自住買方選擇更多元,加速價格合理化,也使富豪置產布局更靈活。
就買方需求來說,現在主流是一種是豪宅換屋族,一種是富豪二代宅。前者希望更好的景觀、更私密的空間、更客製化的物管服務、更獨特的建築規畫;而後者需要不一定是頂級豪宅,但可購戶數多,因此住戶數量單純反而是重點。
就產品來說,有從大社區換到小而美的社區的家族、多戶型,以及舊換新的產品升級型兩大主流。一億上下產品或挑戰十億的超豪宅各有擅場。因此,建商有精準規畫、定位,或合理的價格設定,才有機會挑戰高價,甚至吸引海外買方,否則還會持續陷在價格修正的困境。(黃舒衛撰寫)
原文網址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21/2383356
留言列表